濟南推進高層住宅小區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
今年以來,山東省濟南市結合“清剿火患”戰役,針對高層住宅小區火災多發實際,創新管理,強力推進高層住宅小區火災隱患專項治理和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強化責任,消防安全管理從“單打獨斗”到“齊抓共管”
強化政府主導。市政府出臺《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實施意見》,詳細界定了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物業單位及社區居民消防安全責任,明確了火災預防和滅火救援工作標準、措施及方法。部署集中開展5個月的居民小區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和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成立以分管市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2個專項督察組,以政府督察室名義每月督察、每月通報、每月排名,強力推進工作。
強化部門監管。市政府將高層住宅消防安全管理納入年度目標責任書。房管部門將消防工作情況納入對物業單位等級評定和年審檢查,對消防工作不積極的5家物業服務企業進行了降級處理。公安機關全力開展高層住宅小區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對全市高層住宅進行全面摸底調研,建立2703份“實名制”臺賬,實施動態管控。
強化網格管理。市政府劃撥100萬元專項資金,設立200個“公益崗”分配到各街道和鎮,每人配發1輛消防巡查電動車,每天開展不間斷防火巡查。落實“20.30.50”工作機制,辦事處、居委會領導以及社區巡查員每月分別檢查20、30、50棟樓。推行“消防樓棟長”活動,全市聘請了2495名消防樓棟長,建立1710個消防志愿組織,形成全覆蓋、無盲區的消防安全管理網絡。
開展活動,自防自救設施從“良莠不齊”到“裝備精良”
自動消防設施專項整治。針對制約住宅小區自動消防設施維修經費難的“瓶頸”,公安局和房管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高層住宅小區自動消防設施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對需要維修、改造的自動消防設施,由物業單位從物業費中列支或向房管部門提出申請從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目前,76個物業單位累計申請專項維修資金42萬元,修復完善自動消防設施36處。
“消防控制室責任強化年”活動。將2014年定為“消防控制室責任強化年”,落實值班人員問責機制。市公安局、各分(縣、市)局和消防部門先后成立16個督察組,對高層住宅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明察暗訪,先后約談76家物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在山東電視臺、濟南電視臺實名曝光41家。
居民小區樓道革命。市政府下發《關于開展居民小區專項整治的實施方案》,動員街道辦事處、公安機關、居委會、物業服務企業開展“樓道革命”,累計清理樓道雜物5.6噸、拆除防護網360平方米、穿管保護老舊電線8200余米、檢查發現隱患1226條,組織開展疏散逃生演練408次。
電動車規范化管理。按照集中設置車棚、集中停放、集中充電、集中管理的“四個集中”工作模式,開展電動車規范化管理活動。目前,全市38個小區試點建設已全部完成。
高層公共煙道安裝的煙道防火止回閥作用明顯,深得百姓認可,煙道止回閥安裝在住宅排煙氣道外部。當油煙機工作時,利用油煙機工作時的動力將閥片打開,使室內油煙通過閥門排入公共煙道內;當油煙機停止工作時,閥片自動關閉,防止公共煙道內的廢氣回流,起到阻止油煙倒灌、躥煙竄味的效果,防止室內油煙交叉污染。本產品為全金屬制造,且配有溫度感應裝置,當管道內溫度達到150℃容易出現火情時,將自動封閉閥門,有效地起到阻火隔煙作用。特別設計的風力導向裝置,迫使油煙向上排放,徹底杜絕因上下層油煙機功率大小不同而造成的排煙不暢或無法排煙等現象的發生。
拓寬渠道,消防宣傳教育從“點少面窄”到“全面覆蓋”
拓寬媒體宣傳。在《齊魯晚報》《濟南時報》、山東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制作專題欄目56期,宣傳高層建筑火災逃生自救常識;與濟南電視臺合作開設消防實驗基地,策劃《易燃的化妝品》《見火就著的修正液》等消防實驗節目8期;在《山東商報》設立火災隱患舉報專欄,累計收到群眾舉報807條。
拓寬固定陣地。開展高層住宅小區“五自查四應會三提示”宣傳活動,全市累計投資2100萬元新建7處消防主題公園,在107個小區建立消防主題文化墻,在56個小區建成集消防器材展示、觸摸教學、模擬體驗于一體的消防體驗室,懸掛10萬塊消防溫馨提示牌,提醒居民日常消防安全注意事項。(消防周刊 徐玉濤 陳 灼)



